查看淇县旅游地图 淇县地图全图——淇县地图全图高清版
鬼谷子与淇县云梦山(资料)
文物旅游管理局召 戴松成到我县各景 庆“六一” 摘星 淇县旅游放彩中部 当前位置:首页 >> 鬼谷子研讨会 >> 查看信息
鬼谷子与淇县云梦山(资料) 作者:谷慧勇 摄影: 审核人: 来源: 发表时间:2010-10-3 13:02:28 点击:1729 河南淇县云梦山系太行山支脉,位于山脉最东端,由东出山即是冀鲁豫交界处的平原地区。此山又名苍峪山、苍岩山、青岩山,在今淇县县城西南15公里,主峰剑秀峰高584米,山南属汲县。"鬼谷"处在群山环抱的盆地中,九条山脉汇聚鬼谷祠,山势险峻,鬼斧神工,泉水涌流中云蒙雾绕,环境优美,如世外桃源,适合于隐居。唐时甄济曾隐居于此,说明这里自古以来就是名士隐居之地。1994年"鬼谷子学术研讨会"曾在此召开;2009年8月28日上午,河南省鹤壁市群贤毕至,70多位政治、军事、外交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召开第三次全国鬼谷子研讨会。会上,国家民政部社团服务局局长乔申乾宣读了《关于成立中国先秦史学会鬼谷子研究分会的批复》,河南鬼谷子研究分会会长、台湾鬼谷子学术研究会会长等六位代表进行了学术发言。大会通过学术交流和对云梦山的实地考察,就鬼谷子其人、其书以及其学术思想在海内外的深远影响达成了共识,也极大地推动了淇县经济发展。第一届研讨会举办之后的第二年,云梦山的旅游人数从三十万增加至七十万,旅游收增加至两千万元。鬼谷子研究使云梦山旅游经济实现了跳跃式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海峡两岸的学术交流。来自台湾的黄逢时代表坦言,台湾2002年成立鬼谷子研究会,至今会员已有八千多人,他每年都会来大陆参加研讨会,研讨会还在云梦山投资了八卦城、南天门等项目,鬼谷子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架起了一座桥梁。 文化与社会经济的交融是社会发展的有力助推剂,提升传统学术文化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可以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巨大支撑作用。第三次鬼谷子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必将使鬼谷子思想研究上一个新的台阶,对于挖掘云梦山的文化历史资源,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也必将起到一个很大的推动作用。 淇县古称朝歌,为3000多年前的殷末四代帝王国都、卫国国都,诞生和造就了众多震撼政坛、军坛的风云人物,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战国时期,旷世奇人、智圣王禅———鬼谷子就出生在朝歌城南8公里的王庄。 鬼谷子天赋聪慧,勤奋好学,胸怀大志,游学天下,系统掌握了数学、兵学、游学等9门学问,达到了通天文晓地理的境界。他晚年隐居在朝歌西南15公里的云梦山,一改旧愿,志匡天下,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军庠”,聚徒讲学,到他门下从师学艺者先后达500余人,培养出了孙膑、庞涓、苏秦、张仪、尉缭、毛遂等一大批叱咤风云、纵横天下的军事家、外交家、谋略家。他们“一出而王侯惧”,影响和左右了当时天下的政治、军事格局。鬼谷子在云梦山水帘洞潜心著书立说,写下了《鬼谷子》这部千古奇书。《鬼谷子》为历代军事家、政治家和外交家们的必研之作。他独特的谋略思想在海内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的著名古人,鬼谷先生最为神秘莫测。其人其居其书均有未解之谜。战国时已有人说他是“北辰”的一颗星,后世的神仙家、道教家又附会了许多怪异传说,把他变成“洞府神仙”。时至今日也有科幻作家将他当作迷失在地球上的外星人。难怪有人怀疑他的真实存在,当作如同司马相如笔下的“子虚乌有”先生。 由于鬼谷子早年善于仙游,隐居不仕,故而古代典籍记载其事者甚少,于是现在国内出现多处云梦山,多处鬼谷子先生隐居处。但深究细察,真假不难鉴识,朝歌云梦山鬼谷子及其弟子的遗迹最多,民间传说最丰,碑文记载最早。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淇县志》载“水帘洞……世传鬼谷子修道处”,明嘉靖四十六年(1567)云梦山摩崖题记刻有:“……同游苍峪至云梦山,谒玉帝,历三清、鬼谷祠,复观水帘洞……齐鲁燕赵三晋之民,慕其威灵,跻跻跄跄,伏首于祠下者日以万计”,说明当时鬼谷祠的影响即远及山东河北山西。明万历癸未年(1583)洛阳通判窦文在水帘洞口题刻“鬼谷先生隐处”,清顺治七年何士琦《云梦山游记》文中有“乃鬼谷先生仙栖之处”。而国内其它所谓鬼谷隐居处,碑文记载均在清代之后。明代《淇县志》明确记载:“云梦山是鬼谷先生仙栖之处。” 战国时辩士云涌,纵横家学说备受推崇,曾经是一门显学。其鼻祖便是鬼谷先生。他的著作《鬼谷子》三卷就是这个学派的原始经典。只是关于他的史料极少,至今未有人能道其详。现存先秦典籍对他并无记载,是司马迁在《史记》中最先说到他的。他先后在张仪、苏秦列传中说:苏秦曾“习之于鬼谷先生”,张仪又曾“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还引用过《鬼谷子》中一句话,语气十分肯定,可见他曾读过其书且知道其事。此外,还有典籍说到魏国的孙膑、庞涓和尉缭子都曾向鬼谷先生学兵法。后世的学者大多据此演绎,说鬼谷先生是战国(或说周时)隐居鬼谷办学的“高士”或云“豪士”,即品德高尚的大学问家。因其避世不欲人知,成了“无乡里族姓名”的人物。 当代“鬼谷”学者房立中先生曾归纳过历代学者论鬼谷先生身世的观点,大体有五种。即一、历史上确有其人,生活在战国时代。代表作《史记》;二、苏秦为神秘其事而虚造出来的影子。始作俑者是《史记索隐》;三、一位神仙。那是《道藏》与一些志怪小说演绎成的;四、传说中的黄帝之臣、占星官鬼臾区。由《郊祀记》等所述;五、“鬼谷子”是隐者的通号。唐人李善注《文选》时所说。 探讨此"鬼谷"说,首先要对"鬼谷"所在山"云蒙山"作一正名,因为这是确定"鬼谷"校址的重要因素之一。现今淇县"鬼谷"作为旅游地,山门上所写是"云梦山"。区内绝大多数现代石刻和旅游读物也如此。本文认为其真实山名应为"云蒙山",现旅游区内新中国成立之前的许多石刻都如此写,旧版《淇县志》也如此。由于当今汉字简化,可写作"蒙",1996年版《河南省交通地图册》在淇县图幅中标示的就是"云蒙山",这是正确的,此山名的来历,据传就是因为此山四季云雾蒙蒙,夏秋山岚缭绕,云蒸霞蔚,一些有关鬼谷子、孙膑的传说即与此云雾蒙蒙的自然景观有关,孙(武、膑)氏传人至今仍将此作为鉴别真假"鬼谷"的一个重要条件。因此,就当地人来说改"蒙"为"梦",若知原委,不应有此所为。 实地考察云山10平方公里区域,可见有许多关于鬼谷子师徒的景物。从隋朝开始,此地就建起王禅老祖庙。鬼谷子隐居处水帘洞,位于云蒙山、盆地南山(主峰剑秀峰)半崖上,坐东南面西北,高10米,宽50米,深80余米,石室深幽,内有泉潭。相传鬼谷子当年经常坐牛车出入洞内,现在洞中还留有"车辙"和"牛蹄"的痕迹。水帘洞周围有王老圣母(鬼谷子母亲)洞、鬼谷祠、孙膑洞(洗坐洞)、毛遂洞、青牛(鬼谷子坐骑)洞、天书楼、试心石、映瑞门、映瑞池;附近有鬼谷子考试学生的场所舍身台、鬼谷墟;北山有庞涓洞;不远处有大峰门、小峰门、无字天书崖、南天门、石屋、孙膑庞涓下棋处、南北桃园、演兵岭(子孙岭)、孙膑墓、太阳洞、徐福洞、鬼谷清溪等;共有景观30余处。此外,淇县城南有千百年来一直供奉王禅祖先的王氏家族村――王庄村,现有鬼谷子墓,俗称王禅谷堆。临漳县谷子村,本为*中国最早的谷子(小米)产地而得名,后有人传为鬼谷子生地,并于清光绪年间建一鬼谷子庙。清代有艺人根据孙膑庞涓曾在淇县云蒙山求学鬼谷子的某些情节,编成剧本《孙膑下山》。民国初年,淇县窝班大平调同乐班,四处演出此剧。至今冀鲁豫苏皖结合部几十个县的平调剧团,还保留有这一剧目。尤其令笔者惊异的是在对孙(武、膑)氏传人的进一步采访中,他们的所述暗合了淇县云蒙山鬼谷说。孙氏族人如今遍布天南海北,可他们在关于始祖问题上的说法有相通、相似之外,许多言说鲜为人知。自孙武至今2400多年过去了,考察中发现,全国各孙氏家族的不同分支分别独立保持了其独特的传家谱、授兵书方法,其运作方式至今并不被外人全知。现今掌谱人仅如山东的孙志一、东北的孙百君等,对他们的深入访谈可知孙氏传谱授书的规矩非常严密。按照孙氏祖上家传之言,有"先王傅道"、"归宗"、"滥世不滥数"、"庙示"、"宏学"等规矩,其中说孙武是鬼谷子的老师,鬼谷子是孙膑的老师,孙武和孙膑的生平也与目前所流行的说法有许多不同。调查采访中也听到,今日淇县附近一带也流传有"先师后徒"的故事。说是孙武本系孙膑的祖父,鬼谷子的老师,孙膑拜师鬼谷子,又成了鬼谷子的徒弟。似可印证孙氏族人的家传之说。孙氏家传之言中虽然不乏难解或牵强之处,但仍不失为是一条探隐之路。在历史文献资料极度缺乏的现状下,至少对研究孙氏兵学提供了一种启迪思维的方法,有着辅助史料不足的作用。 从以上志书、碑刻记载,结合云蒙山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分析,还有孙氏族人的家传之言并论,本文认为,鬼谷子曾在淇县云蒙山隐居办学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特别是孙氏族人的说法如果成立,淇县云蒙山古军校的开创者似为孙武,这还需进行深入的探索。 综上所述,本文结论是中国古代第一所"军政学"鬼谷似在今河南省淇县云蒙山。但是,在没有确凿的证据给予确认之前,也不能就此否认其他地方的"鬼谷",那些地方有可能是鬼谷子或其弟子门生游历、教学的去处,有的地方大概具有现代教育体制中的"分校"性质。东周时代私人教育兴盛,大教育家孔子曾周游天下讲学,鬼谷子大概也是周游多处讲学,他云游陕西、河南、湖北、湖南、山东、浙江等地,至今多处留有其遗迹,故也形成了数个鬼谷遗址。
上条新闻:我所知道的混元禅师之-----南天门趣话 |
上一篇:地形地图 | 下一篇:鬼谷子与淇县云梦山(转) |